艺术就是你不懂:我的生活我的画(之七)

【原创】邓世敏

       读过史册上的绘画艺术,也不可避免的要评论现代的绘画艺术。我个人认为 ,在毕加索之后的几十年内,西方绘画艺术没有革命性创新。
目前西方绘画,让人感觉比较突出的有三大主线:
        一是,一脉相承的印象派。印象派绘画,目前在世界各地方的绘画领域,仍占主导地位,是大众油画临摹,绘画教育入门的最主要画技。一般莫奈、梵高等的作品受临摹者青睐。我们中国人画油画或学画油画的人越来越多,但我感觉,我们在画技的追求上,相对于西方人慢半拍。我们研习更多的是一百年前的绘画风格。目前西方年轻艺术家们,好像更感兴趣于现代抽象绘画艺术。我们国人虽沿袭的是印象派画技,但又明显地表现出谨慎和写实的部分特点。轮廓和勾勒痕迹明显。包括国内的一些著名油画家的作品。缺乏西人油画的洒脱。当然这不是全部。不妨大家拿出国内画家作品,与莫奈以及现代印象派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对比一下。这也不能说我们的画家画的不好,这应归结为一种绘画风格。这种风格,应该是受国画画技的影响而孕育出来的。

     《女童》:油画。规格60×60(cm)

       二是,现代写实和超写实绘画。其主要集中表现在人物肖像、静物的绘画之上。国内冷军是这方面绘画的领军人物。现代俄罗斯风格的风景绘画也应该属于这一类。现代写实或超写实绘画与古典绘画风格不同,古典绘画表现出写实灵空和超虚幻的特点,唯美但闭门造车,缺乏自然性。现代写实主要是超写实,它比古典风格更细腻,甚至可以把人的汗毛,布面线空不失真的表达出来。并且突出光影,克服轮廓线。更情态化,更接近于自然,是自然美的体现。这并不是现代的写实画家比古典画家的水平高。现在的超写实作品,多数应该是借助于现代灯光和摄影技术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它是以高清晰照片为蓝本,而进行的二次创作。因此有很多不喜此类绘画的人,把这种油画讥讽为“照片化”。我认为,不管哪种风格的绘画作品,都是画家们以其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为基础,而辛勤劳动的成果。更何况写实画家在作品上花费的时间,是其它任何风格的绘画作品所不能比的;也更何况超写实作品承载的“美”是摄影作品不可同言而喻的。当然客观说,超写实绘画不可能像印象派画家或素描速写,临“模特”完成。它完成一幅作品,短者几周,长则几个月,一个模特-大活人,怎么可能在那么长的时间中保持一个状态、一种姿势呢?她们也不可能让画家把鼻子蹭着自己的皮肤,长时间观察毛孔。即便是静物,比如花卉、水果也不能在自然状态下长鲜不蔫。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超写实作品是临“模”而画的。建议你一笑了之。反正我做不到,我也不信。
        可以推论,现代写实或超写实绘画,应该是摄影和灯光技术发展后的产物。

《西藏女孩:布偌吉 》:布面油画。规格180×120(cm)  

        三是,以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抽象画派。抽象繪畫是現代藝術中异军突起,它打破了绘画藝術強調主題寫實再現的局限,把绘画藝術几何图形、色彩基本要素,進行超出人们逻辑思维范畴的組合,創造出多角度、多面性的抽象形式,它突破了藝術必須具有可以辨認形象的范畴。但我认为,现代的所为创新画派,并不存在绘画艺术革命。几何错位,多面体、碎裂重组都表现形式的立体主义画派是毕加索现代绘画的继承和延续,甚至模仿照搬;超现实主义绘画,只是意识和物理形态上表达扭曲,绘画技术上没有突破。比如非常著名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古巴的胡安·卡洛斯·韦尔德的作品等。虽然现在抽象画非常时髦,但由于抽象绘画可以没有主题写实,因此在目前现实中,抽象绘画表现五花八门,几乎没有规则:有几何拼图的,有“符号暗码”的、有“驴头对马嘴”的、有随机泼墨的,有色块堆砌的,有“蛛丝马迹”的等等。只要是大众看不懂的都称作抽象画。不否认在这一领域有不少著名大家。但也催生了绘画界“审丑”文化”,甚至有进一步泛滥之势。

我的超现实绘画:

《财富与人性》:布面油画》。规格130×100(cm)


        我辈没有资格否认,也撼动不了毕加索在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但其立体主义表现手法,确实突破了绘画艺术在“美”这一观念上的传统性,这是事实。近几十年,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奇特性变化,说难听点是“一地鸡毛”。尽管毕加索本人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染有他的血。但当我和许多人一起走进毕加索的绘画展厅,站在他的作品前面时,左右看看:几乎所有的人和我一样,表现出不以为然或不解的沉默。当我带着多数人的不解,询问一些艺术评论家的时候,听到的是一个相同的回答:“你们不懂”!看来“不懂”是现代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懂。艺术的特征就是让多数人不懂,是为少数甚至个别人服务的。当然,也有的专家能耐心解释,试图让我“懂”:“用一般人的目光看,毕加索的画是有点丑,但他是在对人格、人性的多面性,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解析“。但我还是不懂:说的这些不应该是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解决的问题吗?怎么就成了画家的艺术宗旨了?
        现在出现的胡涂乱抹、潦草绘画,以及国内“丑字”、“丑画”的泛滥,与毕加索的“牵机”有没有关系?与少数人的高价追捧,商人们的恶意炒作,所形成的煽动效应,有没有关系?我不能不带着这个疑问。

Scroll to Top